徐州市九州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

走进九州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All

《人民日报》报道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做法及成果

来源: 时间:2014-12-25 作者:管理员

     11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在头版头条的位置,以“徐州 一城青山半城湖”为题,对我市短短数年间,从“一城煤灰半城土”到“一城青山半城湖”的蝶变,进行了重点报道。文章从各个层面,介绍了我市大力再造生态、深入修复生态、严格保护生态,致力把生态弱点改造成城市亮点,变历史包袱为发展优势,努力还原徐州山水相依自然风貌,彰显徐州绿色宜居城市特质的创新做法,一个“城在林中、路在绿中、房在园中、人在景中”的新徐州,绽放转型发展异彩,展现在读者面前。现转载此文和同日刊登于《人民日报》7版的《绿色徐州从何来》。

     治理采煤塌陷区 建设生态宜居城

     徐州 一城青山半城湖

     人民日报南京11月28日电(记者 贺广华 申琳)徐州是个啥样子?在当地居民邵长玉眼里,就是两张照片:一张黑白照,一张彩色照。

     灰蒙蒙的天、坑坑洼洼的地、浑浊的水……邵长玉记忆中的徐州,曾经是这样一副模样;现在的徐州,蓝天白云、碧波荡漾、绿树绕城……秋日清晨,漫步潘安湖边的邵长玉笑得开怀:“就像彩色画似的。”

     江苏徐州历史上长期依资源而兴、靠资源发展。持续130余年的煤炭开采,不仅给这座城市留下550余万平方米棚户区,更留下严重生态赤字、近35万亩采煤塌陷地。

     原权台矿和旗山矿采煤塌陷区,位于徐州主城区与贾汪城区中间地带。“小时候,家里人均还有一亩多地,成家时只剩下人均二分地了。”邵长玉眼看着地一点点塌陷下去,眼看着塌陷地积雨成了水塘。有村民尝试过养鱼,雨季一来汪洋一片,鱼跑了、塘废了、地荒了,邵长玉家无奈搬了两次。

     2008年,徐州市委、市政府提出基本农田整理、采煤塌陷区治理、生态环境修复、湿地景观开发“四位一体”,将各类塌陷区建设成为涵养生态功能区、环境优美景观区、高效农业标杆区。

塌陷区由此发生巨变:较浅的塌陷地,经削高补低、修复整平,或进行复垦耕种,或利用地形搭建温室建设高效农业;塌陷深度大于2米、无法耕种的地块,则因地制宜挖湖引水造景,建设美丽乡村湿地。

历经六载春秋,曾经破败荒芜的塌陷区,蝶变成为赏心悦目的潘安湖。邵长玉说,5000公顷的潘安湖生态湿地,水面以下最深处有18米,当年平均塌陷深度4米的村庄,已卧底在湖波之中了;村民则搬进了环境优美的“湖畔小区”,再也不必为搬家而苦恼。

穿过“湖畔小区”,徜徉潘安生态湿地,岸柳轻婉,栈桥迤逦;芦花丛丛,金桂飘香。精心培植的上百种类水生植物、数十万棵乔木、百万平方米灌木花草,引来鸟禽栖息、蝴蝶翩飞,亦引来八方游客、渔舟唱晚。

远不止是潘安湖。昔日的韩桥煤矿深度塌陷地,变身为南湖湿地公园;昔日的夹河煤矿塌陷地,变身为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……徐州采煤塌陷地治理,新添大小上百个湖泊、湿地和景观区。与此同时,72座环抱徐州城的石灰岩质荒山,也因市民的不懈努力,在全国创造了“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”的典范。

这一串串因持续生态治理而换来的绿色明珠,再加上主城区建设的近30个300亩以上的园林绿地,给徐州带来的不仅是从“一城煤灰半城土”到“一城青山半城湖”的蝶变,还形成“城在林中、路在绿中、房在园中、人在景中”的城市风貌。

“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后代,把最美的风景还给市民”,兑现全部公园绿地免费向市民开放诺言后,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并不满足。他说,采煤塌陷地治理仅完成60%,未来将加快偿还绿色生态欠债,全面建设徐州生态圈,以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优势,赢得980万徐州人民的自豪与笑容。

(载于2014年11月29日《人民日报》01版)

绿色徐州从何来


◎人民日报记者 贺广华 申 琳

“南秀北雄”“吴韵汉风”,江苏给人们留下的印象,苏南是梦里水乡的秀美,苏北是“大风起兮云飞扬”的壮阔。

短短数年间,苏北重镇徐州,在跃上区域发展高地的同时,一改灰头土脸旧模样,青山掩映、垂柳拂堤,俨然有了江南水乡的绰约风姿。

从荣获“国家环保模范城市”“国家森林城市”,到争创“国家生态市”、建设“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”,徐州市大力再造生态、深入修复生态、严格保护生态,致力把生态弱点改造成城市亮点,变历史包袱为发展优势,努力还原徐州山水相依自然风貌,彰显徐州绿色宜居城市特质。

治水:引水整治塌陷区,截污疏通城中河

7.5平方公里的云龙湖,是徐州的城市名片。以珠山景区、小南湖景区、十里杏花、百亩荷塘、滨湖公园、市民广场、音乐厅、艺术馆等为代表的环湖景观带建设,让徐州市民有了引以为豪的“城市客厅”。

年过七旬的赵绍锦,几乎每天都要来到湖边散步。“这地方,好得很了!”老人以常挂嘴边的这一声赞美,道出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满意。

“从前,云龙湖就是个大水库,一条沙土坝,周边满是杂草和荒地。”赵绍锦说,“那时候沿湖村落、棚户,小吃店、杂货店混杂在一起,又乱又脏,哪有什么风景。”

为还湖于民,从2003年起,徐州市委、市政府从高起点规划入手,对云龙湖实施生态再造。腾出3000多亩市区黄金地块,兴建绿色景观长廊,并大规模拆除城区山脚、水岸边的违法建筑,陆续搬迁环湖周边7个村庄,以消除湖区污染隐患。

有了云龙湖这个“样板工程”,徐州市民眼界开了,生态治理呼声高了,生活在采煤塌陷区的市民,更是强烈渴望旧貌换新颜。

作为江苏省唯一的能源供应基地,计划经济时代,全省曾有8个地级市在徐州挖煤,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。近35万亩的采煤塌陷区,是大地的伤疤,也是徐州人长久的伤痛。

2008年,规模浩大的塌陷区整治修复行动展开。九龙湖、大龙湖、金龙湖,九里湖、潘安湖、南湖……徐州市区周围那些过去的采煤塌陷区,以及洼地、坑塘,只要是无法耕种的地块,都因地制宜挖湖引水,或变身生态湿地,或打造乡村湖景。

采石宕口,徐州也正加快治理步伐。高铁徐州东站旁,一个占地150多亩的珠山宕口遗址公园引来不少游客,飞瀑流泉、潭水深碧,映照披上绿装的山色,昔日的断崖裸岩已是风景无限。

徐州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,徐州正在修订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,已将包括周边采煤塌陷地等在内规划为生态走廊,徐州将形成由十余座城中山体、百余个湖泊湿地组成的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空间,生态区占主城区的比重将达到45%。

与此同时,故黄河、大运河、丁万河等大小河流水系的治理亦拉开序幕。

地处徐州老城的鼓楼区,境内有大大小小17条河流,流经工厂区和居民区的丁万河曾长期污黑发臭,经过近年控源截污、疏通水系及景观改造,如今水清岸绿,成了沿岸居民晨练漫步的好去处。区内其他河道也全部建成了景观河,河岸边慢行系统,实现了市民出行500米即有公园绿地的建设目标。

造绿:老城棚改添绿,新区家在园中

徐州大马路三角绿化带,市民在树丛间悠闲踱步,几米之外是喧哗街区。在繁华的市中心,这样的公共绿地竟有230多处。

按照“出行500米,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公园绿地”的规划标准,徐州市近年新增开放式公共绿地2000公顷。这些绿地空间何来?徐州市实施的“添绿工程”规定:主城区大力实施拆违添绿、破墙透绿、见缝插绿,市区3亩以下拆迁地块不再出让,统一规划建设园林绿地。

同时,棚户区改造整理出的土地,即使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,除部分用于建设棚改房、定销房和生活配套设施外,其余全部用于公共绿地,大马路三角绿化带即由此而来。如今,徐州市民人均公园绿地超过17平方米,市民出行300米到500米就能步入休闲绿地,尽享宜居生活。

以京沪高铁建设为契机,徐州新城东扩快马加鞭。为打造“家在园中、人在景中”绿色宜居环境,市委书记曹新平明确要求新城区园林景观规划,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,分类推进园林、公园、景观三个层面建设。

“云龙山下试春衣,放鹤亭前送落晖。一色杏花三十里,新郎君去马如飞。”曾任徐州知州的苏东坡,笔下有过这样的风景。在云龙湖东岸,徐州再造“十里杏花村”,栽植乔木3万株、灌木16万株,铺设植被10万平方米。初春时节,云龙湖东岸杏花似雪、灿若云霞。

徐州城外,山峦环抱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徐州市绿化覆盖率仅为1%,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此眺望荒山秃岭,发出“植树造林、绿化祖国”的号召。半个世纪过去,徐州50余万亩荒山披上绿装。然而至2006年底,徐州尚有15万亩荒山未绿化。为此,先后启动两轮“进军荒山行动”。

徐州的荒山,多为石灰岩,在这里造林,岂止一个“难”字:土壤平均厚度不足10厘米,“一桶水倒下去,几秒钟就漏没了”;裸露的岩石上,植树人用钢钎开凿树坑,半天只能凿出一个,实在凿不开,只好用炸药炸出坑来;荒山无土,就一人一个麻袋往山上背,“一袋土十几公斤,要爬几百米的山坡,三袋土才能种一棵树”……在石头缝里,徐州硬是种出了一个“全国森林城市”。徐州的森林覆盖率一跃超过42%。

有了森林绿地,且全部免费开放,不仅拉近了市民与绿色的“距离”,也加深了人们对争创“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”的认同。正是这种认同,使得添绿、透绿、造绿在徐州大地成为全民共识、集体追求的自觉行动;也正是这种认同,成就了徐州“一城青山半城湖”的美丽。

转型:淘汰落后产能,实现绿色发展

在徐州矿业集团工作的傅锦葵,9年前到集团新建的华美热电公司上班时,被门前连绵的矸石山惊呆了,“那么高的矸石山,就那么露天堆放着,真是触目惊心啊!”

如今,那片矸石山早已没了影踪。矸石、煤泥和劣质煤,被华美热电的锅炉吃干榨净,发了电、供了热,残渣用来造新型地砖、制造水泥。当年为徐州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也带来突出环境问题的徐矿,如今成为徐州循环经济的积极践行者。

“痛则思变”,市长朱民表示,“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,转型发展首当其冲是要淘汰落后产能。”透过徐州市政府的一组统计数据,便明白徐州决策者们的决心意志。

2003年以来,徐州依法关闭小煤窑、小水泥、小造纸、小化工企业计有400多家,拆除市区燃煤锅炉790多台,拔掉中心区烟囱740多根,关停小火电发电机组150多万千瓦。

水泥行业,徐州引进海螺集团等大型企业进行行业整合,全市水泥企业由146家减少到不足10家,并在江苏率先淘汰立窑产能,粉尘排放量减少了60%;电力行业,徐州7年关停小型机组近30个,新建大容量机组近600万千瓦,新建机组全部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装置,配备污染排放实时监测仪器,全市各大电厂发电量增加了150多亿千瓦时以上,二氧化硫排放则减少了25%。
立足绿色发展,徐州市近年来严格环境准入,先后否决了20多个总投资约60亿元的焦化、钢铁等重大项目,努力集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多晶硅光伏、风力发电和节能环保等新能源产业,成为徐州转型发展新引擎。目前,中能硅业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20美元千克以下,达到世界顶尖水平,产能居世界首位。特别是中能利用自主创新技术,单晶硅生产废气全部转化成多晶硅生产原料三氯氢硅,克服了世界性环保和安全难题。在中能硅业等龙头企业拉动下,徐州基本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到太阳能电站的完整光伏产业链,带动大批相关配套企业,千亿级新能源基地培育成型。

徐工集团,以销售收入6%投入自主创新,运用机械物联网工程、产品智能化等向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迈进。目前已拥有6000多人的科研队伍,在全球7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,交出了机械行业全国第一、世界第五的骄人成绩,徐州也由此奠定“中国工程机械之都”的地位。

2013年,徐州高新产业增长率高达85%,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4%和36%。

和风徐来地,山水宜居州。资源型城市徐州,已然抖落满身尘埃,绽放转型发展异彩。

(载于2014年11月29日《人民日报》07版)